四川教育新闻网凉山12月2日讯 (通讯员 孙德学)为了尽快把学校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并引导学校教师立足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快速成长。12月1日下午,会东县直属小学在该校多媒体教室组织召开国家级课题“主动互助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汇报会,凉山州教科所副所长巫明英带领专家团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莅临现场指导,课题组主研人员、部分教师及该校相关负责人参加。
据该校教科室主任刘平介绍,此模式是该校今年刚结题的国家级课题《同课异构与反思性教学的比较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教学模式,它以自学-合学-交流-展示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互助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回归,符合人类认知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高度协调发展。曾受州、县教育主管部门多次组织到县内外各兄弟学校进行展示交流,深受广大同行和学生的喜爱。
会上,该校教科室主任、课题组负责人刘平就课题的立项、研究和结题情况及后续推广工作作了详细汇报,课题组三位主研人员代表利用来自课题研究中的图片、视频分别从主动互助教学模式下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在学习中知、情、意、行的发展三个方面展示研究的方法,汇报收获,分享感悟。他们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和团结敬业的精神赢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
专家们听了汇报后,通过和现场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对课题研究过程及经验推广方面的工作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他们肯定了课题组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同时勉励课题组结题不停蹄,要继续奋力前行,进一步做好对课题的深挖细琢、深化研究和面向全校及全县进行经验推广的工作,并对此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希望课题组做好面向全州进行经验推广的准备工作。
“感谢州教科所专家们对我们的把脉和指导,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在后续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之路上,我们将继续发扬严谨、务实的作风,敞开大门办学,多学习、多借鉴、多思考,多为教师搭建平台,认真做好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转化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该校迈向“以研促教、以研名师、科研强校”的步伐更加坚实”,会后该校负责人如是说。